为防止不可抗力因素导致失联股票按月配资开户,请大家加我个人微信好友,围观朋友圈深度交流
大家好,我是毯叔。
我家闺女2023年出生,前阵子刚过了两岁生日。
这段时间,我和夫人的一个重要工作,就是研究各种托班和幼儿园信息,想给娃找到一个合适的托班。
为啥这么早关注?
还不是因为当年老大上幼儿园的时候吃了亏。
那时我们第一次当父母,没经验,不知道幼儿园入学竞争这么激烈。
2019年娃2岁半,我们才想起去问家旁边的公立幼儿园,人家直接回复不对外招生,私下打听才知道,进园要找内部关系,再交几万赞助费才可能有机会。
我们又转而去问区域内一家有名气的私立园,老师要求我们提前一年去上亲子班,上满一年后,再根据亲子班上课频率和孩子表现,幼儿园择优录取。
上了几个月亲子班后,因为工作太忙,实在坚持不下去了……
最后,老大花高价去了一家外教园,这还多亏我和邻居交流,发现大家都在提前付费占坑,才抓紧抢到了宝贵的名额。
所以现在,轮到妹妹要上幼儿园,我们俩都吸取了过去的惨痛教训,娃刚到2岁,就摩拳擦掌开始准备了。
结果准备起来才发现,这才过了几年,形势已经大变!
现在的幼儿园,已经彻底从卖方市场变成了买方市场,轮到我们随便挑随便进了……
这次咨询幼儿园,我们先给老大上学时不对外招生的那所公立园打了电话。
幼儿园的老师没拒绝我,告知我孩子年满三岁就可以报名,只要在区域内,不限制特定小区,不限制必须自有房产,也不限制非京籍。
而且入园申请的申请流程也很简单,多数资料都线上提交,审核速度也很快。
最关键的是,公立园便宜啊,一个月只要几百块,老师还稳定,除了不学习,一切都很完美……
只不过,我家闺女现在年龄不到,无法报名,没办法。
后来邻居又给我推荐了当年老大要上一年亲子班的某私立园,他家本不在我的考察范围内,哪知道幼儿园老师说,现在娃入园已经不需要再上亲子班,他们还加开了托班,2岁就可以直接去上,老师三天两头邀请我去参加他们的体验课,希望我加入。
图源:网络
这种感觉简直太神奇了!
曾经的你,我高攀不起,现在的你,我已经可以爱搭不理……
另外这段时间,我还带着娃去考察和体验了好几家附近的幼儿托班,比较下哪家比较适合她。
有一说一,每家托班,环境设施都不错,老师们都十分热情,把娃哄的无微不至。
而且每个园区孩子数量都不多,2岁的小娃就有外教讲课,放学没法接还有延时服务。
这么全面的服务,学费却收的比老大上学时还低,把我和夫人感动坏了,计划赶紧把闺女送进来,全天托管,解放自我……
中午和同事们聊起这个事,好几个有娃的同事都说,这不是今年才开始的,去年就已经是买方市场了,而且往后可能一直会是这样的趋势。
我一个同事是非京籍,租住在中关村,和我说去年他家娃准备上幼儿园,斗胆给附近最好的公立园中国XX幼儿园打了个电话咨询,得到的答复是,托班随时可上,幼儿园直接就可以转来上。
要知道这家幼儿园在5年前没有10万赞助费是不可能进的,花钱也未必能进……
还有全国知名的蓝天幼儿园,我看到的最新消息是这样的:
而且这种现象,不只出现在北京一座城市,现在上海,深圳,广州的情况,也基本如出一辙。
现在上海0.6的全国垫底生育率,算算就知道,根本没多少孩子。
学校里放眼一看,上海本地学生只有个位数。
图源:网络
广州的公立幼儿园,也是一年比一年班少。
没办法,这些年新生人口数量暴跌的效应,已经率先反映到幼儿园了。
图源:网络
查了下资料才知道,2024年全国幼儿园关了2万所,每小时消失2、3所幼儿园。
黑龙江更是三年内幼儿园减少了23%。很多老师都出来打工做兼职了……
以后会咋样?大家可以自行脑补。
幼儿园之后还有小学,今年北京的小学入学人数跟毕业人数几乎相当,反转将出现在明年,毕业生人数首次多于入校生人数。
而且这个差距,大家都心知肚明,只会越拉越大。
图源:网络
最直接的表现就是,我家老大上的公立小学,班级人数是40。
他们校新入学的一年级同学,一个班人数只有30,班级数量也在减少……
估计过不了几年,也许我闺女就能赶上,小学学位越来越宽裕,学生可以反向多校划片,不是学校挑孩子,而是孩子挑学校。
一个孩子可以在片区内就近的好几所小学里面任选一所就读,而且小班教学,几个老师围着一个孩子,人均资源大幅增加。
再往后几年,说不定幼儿园全都免费了,毕竟免费是吸引客户的重要手段。
这就跟买房一样,大家都不买,赠送面积就只能越来越多,要不你让幼儿园咋活呢?
我家闺女2023年出生,从现在的趋势来看,和她一般大这批娃,上幼儿园,上小学,就学环境都会非常宽松。
如果不追求名校,大概率能一路轻松到中学、高中、大学,直到就业。
所以,我也明显发现,我闺女周边小朋友的家长,远没有我家老大班里同学的家长那么鸡,哪怕是在同年龄的阶段。
因为资源足够充分,大家不用抢位,所以普遍松弛很多,搞军备竞赛的也少很多,平时家长一起聊天,聊的都是去哪玩?有啥给娃好用的?
如果有人非要聊学习,很大可能是因为他家还有老大,这种属于惯性鸡娃,停不下来……
图源:网络
但这绝不意外着,将来这批娃都能成为天之骄子,以后的教育,大概率会进入“地下军备竞赛模式”。
毕竟,普通学校只要你想上,不用排队找关系,轻松都能上。
但娃想上头部学校,成为学霸出人头地,还是得拼分数、拼资源、拼家长,靠家长花时间精力自鸡,全力托举。
只不过现在这个形势,很多家长也都看明白了,培养一个学霸的投产比并不高,从小私立学校,出国留学,花了几百万,将来进入社会,可能照样找不到工作,赚不回投入。
还不如家长和娃都主动躺平,母慈子孝,减少内耗。把钱省下,给娃长大发生活费。
图源:网络
未来随着社会不断趋稳、阶层固化,除非孩子天赋爆棚,不培养对不起社会,否则松弛、躺平、享受生活将会是大多数家庭最具投产比的育儿模式。
当然这个模式的前提是,生育率不再反转、持续保持下行,人均资源越来越多……
写到这儿,忽然觉得很对不住我家老大,怕他将来长大后怨我,把他生在了最卷的年份,导致一生都处在竞争激烈的hard模式……
哎,没办法,有的人终其一生都在奔赴“罗马”,而有的人出生就在“罗马”。
全是命啊……
*「毯叔盘钱」所有内容系个人观点,仅以交流个人想法和分享知识为目的,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或参考。市场有风险,投资需谨慎,请读者结合个人财务状况,独立决策。
在中国,无论何时,提升学历都是加分项。
哪怕以后人少了,学历高的人也会优先拿到入场券。
如果你是个普通人,希望通过提升学历增加行业入门概率,给自己更多砝码,除了在国内死卷,也可以考虑读国际MBA、海外专业硕士、海外博士等项目,都是投产比很高的。
我特意给大家申请了一个福利:
点击扫码下面二维码,免费get专业老师的1V1咨询,帮你规划你的升学路径
还能免费领大咖精品课和学习工具包,有需求的朋友别错过!
杨帆证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